《用你的不平等優勢創業》的作者是艾許.阿里(Ash Ali)和哈桑.庫巴(Hasan Kubba)。
這是一本告訴你如何從每個人的獨特經歷,來找出只有你擁有的不平等優勢,並且運用不平等優勢來幫助你發展事業的書。
大綱
人生就是不公平
書中一開始就舉不少「人生就是不公平」的例子。
譬如:Snapchat的創辦人伊凡.史匹格 ( Evan Spiegel ) 的不平等優勢,他的父母都是律師,專門承接高利潤的案子,伊凡的家族人脈幫他引介給著名的投資人,並且再連結到更多舉足輕重的人物,像是讓成功企業家擔任他的企業導師。

這些環環相扣的因素都是Snapchat的成功因素,也為伊凡成為《富比士》最年輕的白手起家億萬富翁做出巨大貢獻。引敘作者所言,伊凡不是爬上去的,他是搭火箭上去的。
這並不是說所有的成功因素都來自伊凡的背景,這其中一定有努力的成分。我們都知道,努力只是最基本中的基本,沒有努力是絕對不可能成功。
然而,努力工作=成功,這是誤導人且過度簡化的觀念。工作得努力但不聰明,這是沒用的。
LinkedIn共同創辦人霍夫曼接受訪問時被問到「你的成就有多少是因為你的努力和才智,以及有多少是因為你的運氣和優勢?」
霍夫曼不假思索地說:「答案是,兩者都佔了相當大的份量,那是當然的。」
越成功的人,就越願意承認他們的成功,除了努力之外,還有其他重要的因素。
但是,難道家境不夠有錢、背景不夠好,就沒有機會嗎?
有沒有屬於平凡人的不平等的優勢呢?
什麼是不平等優勢?
不平等優勢是在事業上把你置於有利局面的一種條件、資產或情勢。
你的不平等優勢不能被輕易複製或購得;你的不平等優勢是得天獨厚的。
不平等優勢就是你的槓桿,當你找到時,你就能運用它產生三倍、十倍、一百倍的效率。
不平等優勢會層層相疊,他們往往不是加總而是相乘。越早累積不平等優勢,他們就越強大。他就像股票的複利一樣,越早開始投資,越早能享受越多的被動收入。
成功,就是社會學家所說的「累積優勢」的結果。
努力派的人會說,成功=努力。成功就是靠努力。
成功的人會說,成功=努力+運氣。沒有好的運氣,無法獲得成功。
這本書則告訴你,成功=努力+運氣+不平等優勢。懂得發揮你的不平等優勢,才能讓你的事業搭上火箭。
如何找到自己的不平等優勢?
「了解你自己。」
蘇格拉底
不平等優勢到底有哪些種類呢?你可以透過作者分享的MILES架構來尋找。

- Money 財力:你擁有的資本,或你可以募得的資金。
例如:你擁有工作數年的積蓄,讓你不必擔心創業前期沒有收入;你可以借到足夠的創業基金,讓你可以快速組織所需要的團隊。 - Intelligence and Insight 才智與洞見:你很會讀書、社交、情商、具有創造力。
例如:你看書特別快、理解力強,能夠迅速學習新知識;你對某項主題特別有見解,能挖掘出底層的道理,使別人都想聽你解析。 - Location and Luck 地點與運氣:對的地點與對的時間。
例如:你居住在市中心,可以輕易參加各種展覽;你住在圖書館旁邊,隨時能尋找大量免費的書本資源。你的網站在搜尋引擎名列前茅;你能在市場有需求的時間,滿足需求。 - Education and Expertise 教育與專業:你的教育程度和自修課程,和你學習到技術上的專業知識。
例如:你主修的科系,對相關領域非常在行;你做某件事情,超過絕大多數人的水平。 - Status 地位:包括你的人際網絡和人脈,或是你的地位、成就。
例如:你的好朋友能夠給你案件;你的親戚認識某間公司的老闆;你曾在某知名公司工作。
然而,上述五種不平等優勢的基礎是 Mindset 「心態」,即便你擁有所有的不平等優勢,如果缺少這個基礎,你仍會覺得自己不快樂也不成功。
如果你有上面的優勢,請利用到淋漓盡致。但是,你不必具備以上所有的優勢才能成功,最好的方法是和擁有你缺少優勢的人互補合作。
或是從另個角度來看,當你沒有這些優勢的時候,也有另一種不平等優勢。
- 沒有 Money 財力:去思考低成本啟動事業的方式,現在有大量的網路免費資源,建立一個Facebook、Instagram帳號、架設網頁,有非常多不用成本就能啟動的方法,讓你在賺錢之前不會燒掉太多資金。
- 沒有 Intelligence and Insight 才智與洞見:去尋找有才智的人,思考你能給他們什麼益處,幫他們省時間、省力氣?交換他們的智慧。或是直接和潛在客戶聊聊,你就能輕易挖掘出最好的洞見。
- 沒有 Location and Luck 地點與運氣:不住在市中心?那就運用住在郊區的好處,營運成本、房價、日常開銷更便宜。想要更多的運氣?那就抓住更多機會,變得更積極、更常拋頭露面,包含實體與網路。
- 沒有 Education and Expertise 教育與專業:你反而擁有「門外漢」的眼光,特別知道新手的痛點是什麼。
- 沒有 Status 地位:你更容易接觸到一般人的平凡生活,也就是接地氣,更容易觀察到社會大眾的需求。若對特權或自己擁有的運氣習以為常,反而不容易知道自己擁有的優勢。
如同作者所述,這本書要傳達的訊息可以歸結為:「心靈凌駕物質,但物質仍然是物質。」
聽起來很玄,但是作者要表達的是:「你不可能不相信能做到而做到,而是因為相信才有可能做到。」
我覺得作者給我們最好的心態觀念就是,每一種不平等優勢都可以是正面,也可以是反面,全看你怎麼去思考。沒有某項不平等優勢的人,就擁有沒有的優勢,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,端看你從什麼角度思考。
不平等優勢,就是善用你的經歷與背景。人生的彎路都是最好的路,只要心態擺正,就能從人生至今的過程中,挖掘出你意想不到的優勢。
運用不平等優勢,就是去「活用你人生至今的所有資源」。
後記:自己界定成功的定義

我們每天滑手機看社群媒體,聽別人成功的故事,彷彿只要做到像他們一樣,我們就成功了。
然而,每個人的背景是那麼的不同,他所追求的成功,往往不一定是你要的的成功。
我們都不希望被套上別人定義的成功,不想被逼著去念某些科系,既然如此,你就必須自己界定成功的定義。
無論是在公司工作、自己接案、自己開公司,都該想好自己的成功是什麼?也許是賺到錢,也許是工作生活平衡,也許是達成一個你很想要的成就。
你的成功,只有你自己能定義。
如果你不去定義的話,這個世界會不斷有人幫你定義你成功的樣貌,然後把你騙過去,成為他們想要你成為的樣子。
自己界定成功的定義吧!用你獨特的不平等優勢,去實踐你的成功。